什么是板樓
1、根據板樓的字面意思,也就是說這種板樓采用的是板式結構,能夠保證所有的客廳和主臥都有充足的陽光。而板樓從80年代一直延續到現在,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,從原來的長板樓已經發展成為了純板樓,這種舒適度就比較高。
2、板樓的特點。
(1)板樓的采光和通風效果都非常不錯,而且兩者兼顧。一般采用都是南北朝向的格局,這樣子就能夠使得通風達到最理想的狀態。
(2)板樓居住舒適度非常高。因為從它的形式可以看出,一般來說是由很多個住宅單元組成,而且幾乎是一梯兩戶的格局,所以居住的舒適度是非常不錯的。
(3)板樓的制作成本并是特別高。因為這種住宅可以不用裝電梯。而且日后維修起來也是比較簡單的。
板樓能建30層嗎
不能。根據板樓的結構特點,它只能夠建造12層,而且一般不會超過這個樓層。主要是因為板樓的承受力達不到30層的要求。
不過每個城市的要求可能會不一樣的,比如說在北京地區,最高的要求只能建14層。如果太高了,就會產生一些安全隱患。

板樓為什么不能建高層
1、這是因為板樓的主要結構與普通水泥房屋的結構不一樣,它的承受能力比較有限,所以不能夠建造高層。
2、由它的戶型所決定,一般來說板樓的樓層不能夠超過12層,從外觀看起來,它的長度要比寬度更加大,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長方形,而且這種房子一般是一梯兩戶或者是一梯四戶。
為什么高層住宅都是塔樓
主要原因是建筑結構,塔樓由于采用了框架結構,現場澆筑樓板,因而其結構強度比板樓高,抗震性與安全性很好,更適合高層建筑,而板樓樓層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。此外塔樓社區的建筑密度較高,因而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塔樓資源,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價,更適合普通住宅的規劃。

板樓和塔樓有什么區別
1、價格
因為塔樓一般是指高層建筑,而板樓的建筑層數不會超過12層,因此塔樓每棟樓的梯戶比相對較高,居住舒適度弱化之余,在同等條件下,價格也會比板樓稍低。
2、居住體驗
板樓一般都是南北通透的戶型,采光和通風效果都比較好,而且戶型還比方正,而塔樓的結構強度比較高,抗震性更好,能做到居高望遠,但居住密度更大,塔樓每層的住戶多為6戶以上,有的甚至高達12戶,數百戶人家擠在一棟大塔樓里,居住環境當然不如板樓優越。而且,塔樓每層都有部分住戶的采光、通風、景觀等條件比較落后,且不可改變。
3、得房率
塔樓每層樓的住戶比較多,而且還配備有電梯井、配電間以及電梯等候區等公攤較大,得房率一般只有70-75%,而板樓的得房率通常能達到80%以上。
4、維護成本
由于塔樓在建造時樓層比較低,因此居住的人口密度小,管理成本低;塔樓電梯和供水系統使用強度大,總體維護成本更高。
5、可改造度
因為板樓是磚混結構的,需要的承重墻更多,可改造性也就比較差,而塔樓多采用混凝土現澆的框架結構,除少數承重墻之外,室內分隔墻基本都可以拆改,進行重新分割與規劃。這種規劃對于現在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來說,提供了居住的便利性與創意性。

板樓有什么優點
1、南北通透
板樓南北通透,采光效果好,戶型方正,而且板樓面寬充裕,在進行房屋設計的時候,更容易設計出精品。
2、管理成本不高
板樓管理成本比較低,可以不用設電梯,不用設變頻供水系統,而且日常維修費也比較少,因此板樓的管理成本不高。
3、住戶使用率很高
板樓使用率比較高,公攤面積比較小,因此很多人比較喜歡板樓。
板樓的缺點
由于板樓所在的樓層比較低,而現在開發商一般都會修建一些高層,出售的房屋套數才會多一些,像板樓這種樓層要求不高、一梯兩戶的項目,盡管居住舒適度很強,同等條件下,板樓的價格也會更高一些。另外鑒于板樓的構造與建筑形式,板樓室內的多數墻體起承重作用,不可以隨意拆除,雖然可利用面積大,但可供改造的空間小,只能是別人怎么設計,業主就怎么布置,限制性大。

板樓和塔樓應該怎么選擇?
1、如何選擇板樓?
板樓適合看重居住舒適度的人群,購房者應該重點觀察建筑密度,采光、通風。
2、如何選擇塔樓?
相對比板塔結合和板樓價格低,塔樓更吸引剛需人群。購房者應該重點觀察房屋面積、總價、戶型功能、是否可以改造等需求。
除了板樓和塔樓之外,還有一種建筑形態可供購房者選擇,那就是板塔結合。板塔結合具有板樓與塔樓的優點,又能一定程度上規避它們的缺點,價格也有優勢。
買房時還需要注意些什么
1、樓間距:買房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樓間距的大小,因為樓間距是影響采光通風的重要因素,樓間距很簡答, 就是樓層的總高度和樓與樓之間的距離的比例。樓間距比例越大,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就越大,品質就越高,生活私密性就越好。

2、綠化率:現在的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,選擇房屋的時候也要注意到綠化率的情況,在綠化率中,綠地率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,綠地率是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占居住用地的比率,一般小區的綠地率不能低于30%,但市核心的樓盤、單體樓很難達到這個比率,市區的樓盤能到達40%以上就很不錯了。
3、車位比:即便是沒有自己私家車的業主,在買房的時候也要注意到車位配比,因為未來可能會有買車的打算,那么就需要考慮到停車位的情況,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,你的愛車是否有“安身之所”,車位比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。
買板樓好還是塔樓好
1、現在基本上的高層住宅都是塔樓,也就是一棟一棟的建筑,塔樓的平面長度和寬度基本上相同,沒有很明顯的差別。塔樓說簡單點就像塔一樣,一般塔樓的梯戶比都較高。塔樓因為一層住戶較多,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南北通透的房子。
2、塔樓因為樓層高,住戶多,所以一般價格都低于板式結構的房屋。塔樓在視野上要好于板式結構,一般視野都很開闊。因為塔樓基本上是采用的框架結構,所以戶型可改動的空間要大一些,建筑質量也很不錯。

3、對于開發商來說,塔樓能修更多的房子,能將土地土地資源化。塔樓的缺點一般是容積率較高,住的人較多。
4、如果是有經濟實力的購房者,買板樓無疑更好,因為板樓居住的人少,不管是在出行上還是居住上都更好。
5、高層的塔樓雖然現在看起來還不錯,但是隨著時間越來越久,也會出現很多問題,比如高層住戶的消防問題,以后的房屋維護保養問題,還有以后的拆遷問題。板樓存在這些問題的幾率要小不少。
6、現在開發商大多都是修的高層塔樓,板樓則越來越少,所以在后期板樓肯定會越來越受歡迎,價值也會越來越高,反之高層塔樓隨著時間越來越久,價值可能持續降低。
為何限制高層建筑
住建部發布了一份通知,其中明確表示,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。新建100米以上的建筑應該要充分論證。而到了今年住建部又下發通知表示,縣城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,占比應不低于75%。這兩個政策都是在針對樓市高層建筑,當然除了降低供應之外,這也是因為專家認為高層建筑存在4大缺陷。

缺陷一,出行不方便,特別是停電的時候。高層住宅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,那就是大家的出行很依賴電梯,三四十層的建筑里基本上沒人會爬樓梯。雖然現在中國供電情況比較穩定,但也會遇見停電的時候,到時候出行就變成難題了。而且如果電梯配置不合理,那么等電梯也是一件難受的事情。
缺陷二,維護費用高。中國建筑都是有使用壽命的,而且還需要經常維護才行,而一般越高的房子,維護的費用就會越高。舉個最基本的例子,同樣是刷墻,30層的房子肯定要比20層的房子多花錢。而且這些維修費用都是從物業維修基金里面出來的,最后如果不夠就還要補繳。
缺陷三,物業費相對較高。現在市場上的物業費水平本來就不低了,但是高層的物業費還會更貴。因為高層住宅,不僅要算基礎的物業費,還要算上二次供水費和電梯費。所以住在高層住宅里,每個月可能要多交上百元的物業費,看起來不多,但幾十年累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。

缺陷四,高層建筑拆遷比較困難。樓市大規模棚改拆遷已經結束,這樣一來拆遷就會減少,而高層建筑因為拆遷成本高就更難被拆遷了。畢竟開發商拆遷房子的時候肯定會考慮成本,一旦成本過高,那就會放棄。如果房子不能被拆遷,那么等到建筑壽命到期的時候,是不是還要另外買房子?